心臟衰竭
> 30萬
台灣人受到心臟衰竭疾病的困擾1
#1
心臟衰竭是大於65歲病人住院的首要原因1
1/5
大於20歲的台灣人,每五位中會有一位有罹患心臟衰的風險1
什麼是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正常地將血液泵送到全身的疾病。 換句話說,心臟無法輸送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素來讓身體正常運作。心臟衰竭的特徵是由液體積聚和血流減少引起的多種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是水腫(液體滯留)、呼吸困難和疲倦。2
正常心臟
心臟衰竭通常會導致心臟擴大
什麼是心率?
心率是在一定時間(通常是一分鐘)內心臟跳動的次數。
在手腕、頸側、膝蓋後面、腳背、腹股溝以及身體動脈靠近皮膚的其他地方都可以感覺到心率。 測量心率可以提供健康狀況的重要資訊。 也稱為脈搏。3
60-100 次/分鐘是心臟應該有的正常跳動。運動時最高可達 130-150 bpm。 但是,如果您出現任何症狀或懷疑脈搏不規則,請告知您的醫生。4

有什麼症狀?5
疲勞
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來正常工作,因此您很容易感到疲勞。
呼吸急促
當您活動、平躺或行走時,液體可能會聚集在您的肺部,導致您感到呼吸急促。
體重增加
由於體內液體積聚,您可能會在一周內增加超過 2 公斤(3 磅)。
心跳加速
為了補償無法正常運送血液至全身的弱點,心臟可能會加速。
腫脹
液體可能會聚集在腿部、腳踝或腹部,導致水腫。
心臟衰竭可能會引發哪些併發症?6
如果您患有心臟衰竭,您的前景取決於病因和嚴重程度、您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年齡等其他因素。7
- 心跳不規則
- 心臟瓣膜滲漏
- 心臟驟停
- 肺循環血壓過高6
- 肺部或肺部周圍積液6
- 肝臟和腎臟損傷:由於器官中的血流量減少和液體積聚造成6
- 營養不良:因為腹部(胃周圍區域)的腫脹會使您進食不舒服
有些人的症狀和心臟功能會透過適當的治療而得到改善。 然而,心臟衰竭可能會危及生命。6
關於心臟衰竭的 8 個常見誤解和事實
“心臟衰竭意味著您的心臟停止跳動”8
誤解
心臟衰竭並不代表您的心臟已停止跳動。 當您的心肌或瓣膜受損,心臟無法正常地將血液泵送到您的身體各處時,就會發生心臟衰竭8
“心臟衰竭很嚴重”8
事實
心臟衰竭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會縮短您的生命。 然而,透過與醫生和護理師合作,您可以獲得有效的治療並改變您的生活方式,從而緩解症狀,提高生活品質並延長生命8
“心臟衰竭是老化的正常結果”8
誤解
心臟衰竭影響所有年齡層。 大多數心臟衰竭患者都是老年人; 然而,心臟衰竭不一定是老化造成的。 這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可以預防,透過現有的治療方法可以得到很大幫助8
“測量心率是沒有用的”9
誤解
心率持續升高可能是心臟衰竭患者的疾病進展和死亡的危險因子之一。 因此您需要與您的醫生討論您的心率9
“儘早治療心臟衰竭很重要 “10
事實
早期照護可提高存活率、避免住院並提高生活品質10
“心臟衰竭無法治療”8
誤解
有許多治療心臟衰竭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減輕症狀並延緩病情的進展。 您應該與您的醫生討論治療方案8
“心臟衰竭很常見”7
事實
目前我們估計已開發國家約有 1% 至 2% 的成年人患有心臟衰竭,於70 歲以上人口中的比例上升至≥10%。
“如果您患有心臟衰竭,不應運動”8
誤解
對於患有心臟衰竭的人來說,運動非常重要。 然而,同樣重要的是不要運動過度。 適量的運動有助於改善血液流動並緩解一些症狀8
為什麼要檢查?
心臟衰竭是常見疾病嗎?
心臟衰竭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由醫生診斷非常重要!
6400萬
全球心臟衰竭病例數,其中一半以上為重症10
1/5
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有五分之一一生中可能會罹患心衰竭11
#1
心臟衰竭是大於65歲病人住院的首要原因1
您可以監測幾個生理標準,例如:
- 體重
- 血壓
- 心率
- 活動力
- 飲食
主要風險因素 14
我需要注意什麼
高血壓
如果您的血壓很高,心臟就會更加努力地工作,並且會損害血管。
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意味著您的血糖很高。 高血糖會損害血管。
肥胖
肥胖的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較高,因為超重會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
冠狀動脈疾病
動脈狹窄可能會限制心臟充氧血液的供應,導致心肌衰弱。
某些藥物
有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或心臟問題。 與您的醫生討論是否需要對您的藥物進行任何改變。
酒精/菸草
飲酒過多和吸煙會削弱心肌並導致心臟衰竭。
心跳不規則
異常節律,尤其是非常頻繁且快速的節律,會削弱心肌並導致心臟衰竭。
如何在家測量心率 15
大多數情況下,由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測量您的心率,但您也可以透過在手腕或頸部「測量脈搏」來自行心率監測。
- 休息至少5分鐘
- 如果您想在手腕上找到脈搏,請將左手掌或右手掌朝上,另一隻手將食指和中指放在手腕內側,拇指根部下方。如果您想在脖子上找到脈搏,請將食指和中指放在脖子側面,下顎骨下方、氣管旁邊。15
- 手指按壓:您應該感到跳動,這就是您的脈搏。 如果找不到它,請嘗試稍微移動兩根手指並用力按壓。
- 使用時鐘或數 30 秒內的心跳次數,然後乘以 2 即可得出您的心率。
請隨時與您的醫生討論如何測量您的心率、測量頻率以及如何解釋您的結果。
您可以回報什麼症狀16
- 呼吸困難
- 疲勞
- 持續咳嗽或喘息
- 腳、腳踝、腿或腹部腫脹
- 體重增加或體重減輕
- 疲勞
- 運動耐受性下降
您的醫生確定了什麼?
標誌16
-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
- 肺部囉音
- 胸腔積水
- 水腫或體重增加
- 肝腫大
- 頸靜脈壓升高
- 低血壓
- 心跳過速(心跳過快)
識別風險因素和併發症也非常重要(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我需要注意什麼?)
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測試來確認心臟衰竭的診斷,例如胸部 X 光檢查、ECG(心電圖)和實驗室測試,例如腦鈉尿肽 (BNP) 數值。17
應該提醒您的跡象
如果我認為我的心臟衰竭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該怎麼辦?
例如,如果您感覺呼吸逐漸惡化或體重逐漸增加,那麼您應該聯絡您的醫生或護理師並儘快安排看診。
如果您遇到以下情況,請立即尋求協助:
- 硝酸甘油無法緩解的持續胸痛
- 嚴重且持續的呼吸短促
- 暈倒
如果您遇到以下情況,請盡快通知您的醫生或護理師:
- 呼吸急促加劇,活動量越來越少
- 常因呼吸急促醒來
- 需要更多的枕頭才能睡得舒服
- 心跳加速或心悸惡化
如果您遇到以下情況,請與您的醫生或護理師討論:
- 3 天內體重快速增加超過 2 公斤(3 磅)
- 腹部進行性腫脹或疼痛
- 腿部或腳踝腫脹加劇
- 頭暈加劇
- 食慾不振/噁心
- 疲勞感增加
- 咳嗽惡化
有效控制心衰竭?
心臟衰竭該如何治療?
您可能會需要服用很多藥物。18
它們可以幫助控制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 並非所有心臟衰竭患者都需要所有藥物。 合適的藥物取決於您的症狀、整體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
雖然有些藥物可能有副作用,但通常服藥帶來的好遠大於壞處。 如果您確實因某種藥物的副作用而困擾,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19
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服藥非常重要,因為這將確保藥物對您的有效性。20
您可能一次需要不只一種藥物。 做筆記或運用圖表可以幫助您追蹤。19
一些幫助您記得服藥的方法 19
- 在手機上設定鬧鐘
- 與日常習慣連結起來
- 服藥後註記
- 請別人提醒你
為什麼運動很重要?21
運動可以透過減少心臟工作量並使其更有效地跳動來改善心臟的功能。 這會改善您的症狀。
步行是個很棒的起點。 如果您已經可以正常行走,並且認為自己體力良好,請嘗試騎自行車、游泳或伸展運動。
預防:
運動時您應該仍然可以說話。 如果你不能說話,那麼你可能運動過度。
- 計劃在餐後 1 至 2 小時進行運動。
- 若出現呼吸急促、頭暈、胸痛、噁心或出冷汗等症狀,請立即停止運動。 如果症狀持續,請聯絡您的醫生或護理師。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或通報不良事件,請聯絡台灣施維雅醫療資訊電話 +886 (2)2568 1380
資料於 2024 年 6 月準備。
參考
- Acta Cardiol Sin 2023;39:361Ε390 https://www.tsoc.org.tw/upload/journal/1/20230531/acs-39-361.pdf Accessed June 2024
-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e. What is heart failure? Updated March 24, 2022. Accessed January 2024.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Dictionary of Cancer Terms. Accessed January 2024.
-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What is normal pulse rate? Heart Matters website. Accessed January 2024.
- NHS. Heart failure – Symptoms. Reviewed May 19, 2022. Accessed January 2024.
-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e. What is heart failure? Updated March 24, 2022. Accessed January 2024.
- Mayo Clinic staff. Heart failure – Symptoms and causes. Published April 20, 2023. Accessed January 2024.
-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Myths and facts about heart failure. Heart Failure Matters website. Accessed January 2024.
- Ponikowski P et al. Eur Heart J . 2019;21(Suppl M):M13‑M16.
- Gracia E et al. Circulation. 2019;140(8):621-623.
- Savarese G. Cardiovasc Res. 2022;118(17):3272–3287.
- Lloyd-Jones DM et al. Circulation. 2002;106(24)3068-3072.
- Benjamin EF et al. Circulation. 2017;135(10):e146-e603.
-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e. Heart failure: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Updated March 24, 2022. Accessed January 2024.
- NHS. How do I check my pulse? Updated March 22, 2021. Accessed January 2024
- McDonagh TA et al. EurHeart J. 2021;42(36):3599-3726.
- NHS. Heart Failure – Diagnosis.
- NHS. Heart failure – Treatment. Reviewed May 19, 2022. Accessed January 2024.
-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Managing Your HF Medicines. Heart Failure Matters website. Accessed January 2024.
-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your medicines. Heart Failure Matters website. Accessed January 2024.
-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ctivity and exercise. Heart Failure Matters website. Accessed January 2024.